火热需求下国内珠宝首饰市场仍存五大乱象

2012-10-17 15:05:44 root 10
据和讯网。“十一”黄金周时逢中秋,各地的珠宝首饰市场再次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珠宝市场的需求增长快速,去年销售额已达3800亿元,同比增长40%。目前,中国也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黄金的消费量也在2009年超过印度,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在火热的需求下,国内珠宝首饰市场仍存在五大乱象。
乱象一
“同质化是目前国内珠宝行业的重要问题。”珠宝行业业内人士萧国安(化名)介绍,无论是模式、产品、品牌、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绝大部分的珠宝首饰企业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没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产品方面没有能代表自己品牌形象的产品,大量的珠宝首饰产品仍以走量的货为主,价格竞争也在所难免。
乱象二
缺乏足够的盈利能力,是另一个问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珠宝首饰行业销售总额发展到3800亿元,同比增长40%;珠宝首饰出口达2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5%。但“这是一种假象”,在萧国安看来,虽然珠宝行业的销售总额在不断上升,但这是钻石、翡翠等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销售总额上涨的假象。此外,各地的一线铺位无论是售价还是年租价都在不断疯涨,各地的竞争对手还在疯狂地扩张,一个店比一个店大,店越来越多,且装修也越来越高档,这让不少珠宝企业的利润日益摊薄。
通灵珠宝总裁沈东军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门店扩张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不然会步入“店多陷阱”:门店越多,珠宝的稀缺性越弱,品牌档次越低,核心消费人群越容易流失。而且,销售门店的租金、装修以及库存等成本支出巨大,不利于企业的净利润。
这些从已上市的珠宝企业的业绩可见一斑。2011年12月,备受瞩目的周大福在香港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市值一日之间蒸发120亿港元。近期德银发表报告,将周大福全年盈利预测下调3.8%至63.02亿港元,原因是消费气氛疲弱。
乱象三
产品来源的不规范也是不少珠宝企业不可言说的秘密。一位业内人士曾私下透露,因为钻石小、好携带,不少企业存在走私货源、偷逃关税等现象。今年4月,一起由深圳海关破获的特大钻石走私案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艾珂钻石(上海)有限公司、奇斯圆钻石(上海)有限公司和让杰钻石(上海)有限公司等四家珠宝企业成为被告,偷逃税额超过2700多万元。此前也是在深圳,一家族企业因涉嫌走私价值4亿余元的珠宝原料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乱象四
此外,质量问题也成为珠宝企业的一大隐患。2010年底,周生生被媒体爆出18K金手链含金量不达标;去年11月份,广州市工商局检出香港周大福、金六福、金凤祥、谢瑞麟等珠宝知名品牌存在质量问题,贵金属商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饰品质量、印记、贵金属纯度、有害元素等。2012年3月,老凤祥先后两次出现在陕西和山西质检局通报的贵金属质量不合规“黑名单”上。非上市企业中,饰品加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更不鲜见。
最后,税务方面的不规范,也在很多珠宝企业身上存在。按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必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前者只需交定额税,不用月月报表,不用专职会计;而“一般纳税人”在这几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17%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就使得一些珠宝店为避税隐瞒收入,把年应税销售额做到80万元以下,而那些希望上市的企业为了好看的报表,又会制造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萧国安说。
“种种管理问题,其实也凸显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的珠宝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相对处于落后的状态。”在业内人士看来,珠宝行业中小规模企业较多,多表现为具有家族式特征,因此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以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为内容的资本运营是企业的外部发展战略,但是珠宝企业追求产品经营为内容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是企业内部发展战略,才是其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信息来源:宝玉石公司 李双喜 10月11日)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