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将至 夏至日长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一、节气介绍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作“夏至”。从今日开始,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二、气候特点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雷阵雨来去骤疾,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青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因此也表明不仅会出现美景也会出现自然灾害,我们也要做好防范。
三、夏至习俗
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由此可见周代夏至祭神,目的在于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时节,农民既感谢上天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这个祭祀仪式至今有遗存。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四、节气食物:
冬至馄饨,夏至面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五、节气养生
因为夏至的到来,炎热天气使得夏季阳气盛于外。夏至过后,阳外阴内,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吃清淡的食物。《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