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斤和田白玉王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

2011-12-05 09:40:49 wen 42

       据了解,世界上开采成功最大的玉石是1992年辽宁岫岩的玉石王,已经雕刻成了一尊玉佛,正面是一尊高五点六米的庄严肃穆的结跏趺坐的顶天立地释迦牟尼佛;背面是以渡海观音独占鳌头为主体的世界最大玉图画;右侧刻有赵朴初题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真迹;左侧雕刻了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遗墨藏文《赞美词》。因为这尊佛,有关部门专门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玉佛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旅游景观、朝拜圣地。  福泰玉庄董事长王振绪先生称,10多年前已发现这块玉石,其开采难度非常大,重型设备不能上山,只能通过拓矿洞、铺铁板、挖坑道等人力土办法来开采。历时8个月。10多年后,巨玉抵达京城。  巨玉至京后,福泰玉庄邀请中国玉界顶级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伯达,亚洲珠宝联合会副主席栾秉敖,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永魁等组成的专家鉴定团,对福泰玉庄珍藏的七彩巨宝玉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翔实严谨的论证。专家团最终给出的评价是:现在发现这样巨大完整玉石,是中国玉文化的骄傲,是难觅之国宝,具有展示、收藏和弘扬博大精深玉文化的历史含义,其价值无法估量。  如今,矗立在京城的这块百吨和田白玉王又将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呢?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其经济价值。因自然条件限制,和田玉多为散块,小块为主,百斤玉体已不常见。由于和田玉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只会越来越少。和田玉经过多年的开采,已成为稀少品种,加上目前收藏的人与日俱增,这种稀缺品种更加紧俏,价格一年一个价。据说,和田玉三年前已是“按克计价”。2006年1克和田白玉的价格是黄金的4至10倍。目前新疆和田玉的年产量大概仅一吨不到。此块和田玉重万斤之上,其形体追溯玉史前所未闻。此和田白玉王,产自新疆和田山流水料质地光洁细腻,至纯无暇,身披金纱,宛若凝脂。整体为一级白玉,部分材质可达羊脂白玉级别。重为一万零九百七十斤。宽2.2米,高1.55米,厚1.5米。正面视之如弥勒端坐。自古面世之和田白玉在重量上无有能出其左右。仅现故宫珍藏的青白玉雕件《大禹治水图》跟其比较接近,但《大禹治水图》也只是为青白玉,在材质上较此玉还是略逊一筹。几位亲眼目睹此块白玉的业内专家都不禁惊叹:这样体型巨大的白玉从未得见,尤其难得是材质如此纯净的白玉,当可称之为传世之宝,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无法估量。  除了经济价值,万斤玉石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更不可估量。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玉佩光洁温润,可谓之“仁”;不易折断,且断后不会割伤肌肤,可谓之“义”;佩挂起来整齐有序,可谓之“礼”;击其声音清越优美,可谓之“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谓之“忠”,人人皆珍之爱之,可谓之“道”,等等,这些美德作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因而佩玉以洁身明志,“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守身如玉”亦是必然。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玉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120个与玉有关的成语。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说明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谓之“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表示玉的经济价值为它物所不及,可谓之“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有关她的趣闻,更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玉美的“人化”,它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玉的美在深化着人的灵魂。

  如今,万斤玉石王现世,其带来的远远不是经济价值上的冲击,其其艺术价值及文化历史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近日,2011年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北京福泰玉庄拿出庄里珍藏十年的万斤和田白玉王参展。该玉石整体为一级白玉,部分材质可达羊脂白玉级别。重为一万零九百七十斤。宽2.2米,高1.55米,厚1.5米。正面视之如弥勒端坐。自古面世之和田白玉在重量上无有能出其左右。仅现故宫珍藏的青白玉雕件《大禹治水图》跟其比较接近,但《大禹治水图》也只是为青白玉,在材质上较此玉还是略逊一筹。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